GB/T11143 液相锈蚀测定仪操作全流程指南
GB/T11143 液相锈蚀测定仪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循规范流程,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下面将从准备工作到结果判定,为您详细介绍仪器的完整操作步骤。
一、试验前的充分准备
首先,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完好,包括恒温水浴、空气泵、玻璃试管等,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耗材,如蒸馏水、打磨材料、试样(润滑油或其他液相介质)等。
接着,处理金属试棒。使用合适的打磨材料(如砂纸或抛光布)对标准金属试棒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使其表面光滑平整。打磨完成后,将试棒依次放入合适的清洗剂(如石油醚、乙醇等)中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打磨碎屑和油污,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最后用干净的绸布擦干备用。
准备玻璃试管时,要用清洗剂仔细清洗试管内壁,确保无污渍残留,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烘干后备用。向烘干的试管中准确量取规定体积的试样,一般为 38ml,再加入 3ml 蒸馏水,模拟潮湿环境。
二、仪器参数设置与试样安装
将恒温水浴接通电源,设置温度为 60℃,等待水浴温度稳定达到设定值。同时,检查空气泵的工作状态,调节空气流量,使其达到规定的数值(一般为 30ml/min 左右)。
把处理好的金属试棒小心放入装有试样和蒸馏水的玻璃试管中,确保试棒浸入液体,且不与试管壁接触。然后,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的试管架中,连接好空气通入装置,使空气能够均匀地通入试管内的液体中。
三、试验过程监控
试验开始后,要定期观察恒温水浴的温度是否保持在 60℃±1℃的范围内,空气流量是否稳定。如果出现温度波动或空气流量异常,要及时调整仪器参数,确保试验条件符合标准要求。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通常持续 24 小时),要避免对仪器进行不必要的移动和干扰,保证试验的稳定性。
四、结果判定与记录
试验结束后,关闭空气泵和恒温水浴电源,取出玻璃试管,小心拿出金属试棒,用滤纸吸干表面液体。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仔细观察试棒表面情况:
无锈:若试棒表面光亮,无任何锈斑,说明试样防锈性能优异,评定为 “无锈" 等级。
轻微锈蚀:当试棒表面出现少量分散的小锈点时,根据锈点的数量和大小,判定为 “轻微锈蚀",并记录锈点的具体情况。
严重锈蚀:若试棒表面锈斑密集、面积较大,则说明试样防锈能力差,评定为 “严重锈蚀",详细记录锈蚀程度和范围。
最后,将试验结果准确记录在报告中,包括试样名称、试验条件、试棒状态等信息,为后续的质量评估和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