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石油测硫仪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人员的必修课

石油测硫仪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人员的必修课

更新时间:2025-07-10      点击次数:39
  石油测硫仪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人员的必修课
 
  一、操作前准备:安全基石的夯实
 
  环境检查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硫氧化物积聚引发中毒风险。
 
  仪器应放置在远离热源、腐蚀性气体和强电磁干扰的稳固工作台上,防止震动干扰测量精度。
 
  实验室温度控制在10-35℃,湿度≤80%,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电子元件故障。
 
  仪器自检
 
  外观检查:确认仪器外壳无破损,各部件连接牢固,无松动或脱落风险。
 
  气路系统:检查气源压力(如0.2-0.3MPa)、流量计(如1000ml/min)是否正常,捏住气管测试气密性(流量计应能降至零点)。
 
  电气安全:确认电源接地可靠,避免漏电;检查电缆无破损,防止短路或触电。
 
  试剂与耗材:更换干燥管内变色硅胶(每日一次),确保电解液(如碘化钾、溴化钾混合液)液面浸没电极2cm,无浑浊或变质。
 
  样品准备
 
  固体样品需研磨至0.2mm以下,覆盖三氧化钨催化剂;液体样品按需稀释,避免高粘度样品堵塞进样器。
 
  称取样品时使用分析天平,精度达0.0001g,确保数据可靠性。
 
  二、操作中规范:精准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启动与预热
 
  打开电源后,启动控制程序(如GRT-3000S工作站),设置燃烧温度(1050-1150℃)、反应时间等参数。
 
  预热30-40分钟,待炉温升至设定值且光源稳定后(如紫外荧光法需光源稳定30分钟),方可进行测试。
 
  样品测试流程
 
  废样平衡:先送入含硫量>1%的废样,平衡电解液至正常计数,避免正式样品结果偏低。
 
  正式测试:将样品放入瓷舟或进样器,输入编号及重量,启动自动进样程序。
 
  数据监控:实时观察显示屏上的硫含量曲线及数值,记录异常波动(如积分时间25-115S内信号极值应稳定)。
 
  安全操作要点
 
  高温防护:燃烧炉温度高达1150℃,操作时需佩戴隔热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炉体。
 
  防爆措施:若使用氢气等易燃气体,需确保气路无泄漏,并配备可燃气体报警器。
 
  化学防护:电解液含强氧化性物质,操作时佩戴护目镜和实验服,防止溅入眼睛或皮肤。
 
  紧急停机:如遇仪器冒烟、异味或异常噪音,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切断电源并联系维修。
 
  三、操作后维护: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关机流程
 
  测试完成后,依次关闭光源、温控系统,待炉温降至100℃以下再关闭电源。
 
  关闭气源,排出气路内残留气体,防止管道腐蚀。
 
  清洁与保养
 
  电解池清洗:用蒸馏水冲洗电解池2-3次,定期取出电极,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擦拭,避免黑色沉积物堵塞气路。
 
  燃烧管清理:用棉签蘸取酒精清洁燃烧管内壁,去除硫氧化物残留。
 
  废液处理:电解液含重金属,需按实验室危废流程统一回收,严禁随意倾倒。
 
  定期校准与维护
 
  温度校准:使用标准热电偶校准燃烧炉温度,误差≤±5℃。
 
  流量校准:用转子流量计校准气体流量,确保载气稳定性。
 
  部件更换:每3个月检查硅碳管、搅拌器等易损件,及时更换老化部件。
 
  四、安全应急处理:风险防控的最后防线
 
  触电事故
 
  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棒分离触电者与带电体,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急救电话。
 
  化学灼伤
 
  皮肤接触电解液: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涂抹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眼睛溅入:用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紧急送医。
 
  火灾事故
 
  小范围起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严禁用水灭火(电解液遇水反应剧烈)。
 
  大范围火灾:立即撤离并启动实验室应急预案,拨火警电话。
 
  五、人员资质与培训:安全文化的核心
 
  操作资质
 
  操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熟悉仪器原理、操作流程及应急措施,持证上岗。
 
  定期参与复审,更新安全知识(如新国标GB/T 380-2017对硫含量测定的要求)。
 
  安全意识培养
 
  实验室需张贴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流程图,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建立安全日志,记录每日检查、维护及异常情况,实现可追溯管理。
021-51879017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上海羽通仪器仪表厂  备案号:沪ICP备1101699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