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ISO 3679 平衡法全自动闭口闪点测定仪的工作原理

ISO 3679 平衡法全自动闭口闪点测定仪的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5-08-06      点击次数:66
在化工、石油等诸多行业中,准确测定物质的闭口闪点至关重要,它关乎产品质量、储存运输安全等多个方面。ISO 3679 平衡法全自动闭口闪点测定仪便是顺应这一需求,依据 ISO 3679 标准精心设计制造的专业仪器,能够精准测定色漆(含水性色漆)、清漆、漆基、胶粘剂、溶剂、石油及有关产品等在 - 30°C 至 300°C 范围内的闭口闪点。
一、核心测定原理
该仪器运用平衡闭杯法测定闭口闪点。其核心操作是将特定体积的试验样品注入维持在受试材料预计闪点温度的试验杯中。经过一段规定时间,使样品在该温度下充分挥发,形成稳定的蒸气与空气混合氛围。随后点火,观察是否出现闪燃现象。若未闪燃,则更换新的试样,在更高温度点重复试验;若闪燃,则降低温度,用新试样再次测试,如此反复,直至精准测出闪点,并达到规定的灵敏度要求。以测定汽油闭口闪点为例,先预估汽油闪点可能在 20°C 左右,将试验杯温度维持在该温度,注入汽油样品,等待规定时间让汽油蒸气充分扩散与空气混合,点火测试。若未闪燃,提高温度,比如到 25°C,重新换样测试,直到观察到闪燃,从而确定汽油的闭口闪点。
二、仪器关键构成及原理关联
  1. 精准控温系统:仪器配备高精度的控温系统,一般由先进的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温度控制器组成。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如 Pt100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其电阻值会随温度变化呈现极为稳定且精确的线性变化。传感器实时感知试验杯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智能温度控制器。智能温度控制器内置复杂且精密的算法,它将传感器传来的实时温度与操作人员根据样品特性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通过调整加热元件的供电功率,实现对试验杯温度的精准调控。在测定过程中,若实时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控制器加大加热元件供电,快速升温;若接近目标温度,控制器减小供电,使温度稳定在极小波动范围内,满足 ISO 3679 标准对温度控制精度的严苛要求,如升温速率控制在标准规定的 ±0.5°C/min 等,确保测试过程在稳定且准确的温度环境下进行。

  1. 高效加热系统:加热系统是实现温度快速、稳定上升的关键。它通常采用高性能的加热丝或加热板作为加热元件。以加热丝为例,当接通电源,电流通过具有一定电阻的加热丝,根据焦耳定律,电能转化为热能,加热丝迅速发热,为试验杯提供持续稳定的热量。加热元件安装在特制的隔热保温结构内,试验杯也被精心设计的隔热材料包裹,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散失,保证热量高效集中地作用于样品,让样品能按照标准要求的速率均匀升温,为样品蒸气与空气混合体达到可燃浓度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

  1. 智能点火及检测系统:这是仪器判定闪点的核心部分。点火装置一般采用电火花点火方式,由高压发生器和点火电极组成。当样品温度接近预估闪点时,智能控制系统触发高压发生器,产生高电压加载到点火电极上,电极瞬间释放电火花,用于点燃试验杯内的样品蒸气与空气混合体。检测系统则配备高灵敏度的光电传感器或火焰离子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通过捕捉闪燃瞬间产生的光信号变化,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火焰离子传感器则利用火焰中离子导电特性,检测闪燃瞬间火焰中的离子电流变化,以此判断是否发生闪燃。一旦检测到闪燃,控制系统立即记录此时的温度,该温度即为样品的闭口闪点,实现了闪点测定的自动化与精准化。

  1. 样品承载及辅助系统:仪器配备专门设计的试验杯用于承载样品,试验杯材质多选用耐高温、耐腐蚀且热传导性能良好的材料,如优质不锈钢或特殊陶瓷。杯盖设计严密,既能保证测试过程中杯内环境相对封闭,减少样品蒸气逸出,又设有精准控制的通气小孔,确保适量空气进入,维持样品蒸气与空气混合比例的稳定。此外,还配备有高精度的注射器或移液器,用于精确量取规定体积的样品注入试验杯。在操作过程中,常使用镊子、清洁刷等辅助工具,镊子用于取放试验杯盖等小部件,清洁刷则用于试验前后对试验杯及相关部件进行清洁,保证仪器内部无残留杂质,避免对后续测试结果产生干扰。


021-51879017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上海羽通仪器仪表厂  备案号:沪ICP备1101699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