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更换:根据设备说明书,定期更换钼酸盐溶液、还原剂、掩蔽剂(通常每 3-6 个月一次),即使试剂未用完,超过有效期(一般为 6 个月)也需更换,避免试剂变质;
试剂存储:未开封试剂需存放在 2-8℃冰箱中,避免阳光直射;已开封试剂需在室温(20-25℃)下保存,且开封后 1 个月内使用完毕;
试剂配制:严格按照说明书比例配制试剂,使用超纯水(电阻率≥18.2MΩ・cm)溶解,避免水中杂质影响反应;配制完成后需标注配制日期与有效期;
试剂余量监测:定期检查试剂瓶液位,当余量低于 10% 时及时补充,避免设备因缺试剂停机。
比色皿清洁:每月拆卸比色皿,用 5% 稀盐酸浸泡 30 分钟(去除结垢),再用超纯水冲洗 3 次,最后用无尘布擦干外壁(避免指纹残留);安装时需确保比色皿无气泡、无划痕,否则会导致吸光度偏差;
光源校准:每季度进行一次光源强度校准,若发现光源强度下降至初始值的 80% 以下(通过设备自检功能查看),需及时更换光源灯(通常为 LED 灯,寿命约 2000 小时);
光电检测器维护:每半年检查检测器是否受潮、积灰,若发现检测信号波动大,可用压缩空气(压力≤0.1MPa)轻轻吹除灰尘,避免用酒精或水直接擦拭。
管路清洗:每月用超纯水冲洗取样管路、反应管路(冲洗时间≥10 分钟),去除管路内残留的水样与沉淀物;若水样中杂质较多(如循环水),可每两周清洗一次,避免管路堵塞;
树脂柱更换: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去除金属离子)的寿命通常为 6-12 个月,当设备显示 “树脂失效" 报警或检测结果波动大时,需及时更换树脂柱;更换后需用超纯水冲洗树脂柱 30 分钟,去除树脂碎屑;
过滤器维护:每周检查水样入口过滤器(孔径通常为 0.45μm),若过滤器堵塞(表现为取样流量下降),需拆卸清洗或更换滤芯,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设备。
外观清洁:每周用湿布擦拭设备外壳,去除灰尘与油污;检查设备散热孔是否堵塞,确保散热良好,避免高温导致电路故障;
参数检查:每月检查设备的温度控制(反应温度应稳定在 25±0.5℃)、流量控制(取样流量通常为 5-10mL/min),若参数偏离设定值,需及时调整;
定期校准:每季度进行一次多点校准(选择 3 个浓度点,如 0μg/L、10μg/L、20μg/L),校准前需用标准溶液(有证标准物质)验证设备精度,若误差超过 ±2%,需重新校准;校准后需保存校准数据,便于追溯。
可能原因:① 比色皿污染(内壁有残留硅钼蓝);② 试剂变质(如钼酸盐溶液失效);③ 水样预处理不全(树脂失效);
排查步骤:
拆卸比色皿,检查内壁是否有蓝色残留,若有则按 “光学部件维护" 方法清洁;
更换新的钼酸盐溶液与还原剂,重新检测标准溶液,若结果恢复正常,则为试剂问题;
检查树脂柱颜色,若树脂从黄色变为白色,说明树脂失效,需更换树脂柱。
可能原因:① 光源故障(灯不亮);② 管路堵塞(水样无法进入比色皿);③ 还原剂不足(硅钼黄未还原为硅钼蓝);
排查步骤:
检查光源灯是否点亮,若不亮则更换光源;
查看取样流量,若流量为零,检查过滤器与管路是否堵塞,疏通或更换滤芯;
检查还原剂余量,若不足则补充,补充后重新检测。
可能原因:① 温度传感器故障;② 加热模块损坏;③ 散热风扇故障;
排查步骤:
用温度计测量反应池实际温度,若与设备显示温度偏差超过 2℃,则为温度传感器故障,需更换传感器;
若实际温度低于设定值(如 25℃),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