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仪标准操作流程与关键使用方法
环境与设备检查:确保仪器接地良好,恒温浴槽(24℃低温槽 & 93.5℃高温槽)注入纯净水至距上沿 60mm 处。清洁量筒、气体扩散头:依次用丙酮、石油醚冲洗,低温烘干(禁用棉布擦拭扩散头)。
样品处理:取 200mL 待测润滑油,避免水分污染,预热至室温。
步骤 1:低温测试(24℃)
样品装载:将油样倒入清洁量筒,置于 24℃恒温浴槽,插入气体扩散头并密封。
通气操作:调节流量计至 94±5 mL/min,持续吹气 5 分钟。
泡沫读数:停止通气后立即记录泡沫体积(泡沫倾向性),静置 10 分钟再记录残留泡沫体积(泡沫稳定性)。
步骤 2:高温测试(93.5℃)
切换浴槽:取新油样移至 93.5℃浴槽,平衡温度后重复吹气操作。
二次低温测试:高温测试后,将同一样品冷却至 24℃再次测试(模拟温度循环)。
高温扩展测试(ASTM D6082):使用专用高温型号,150℃油浴中测试流程同上。
温度控制:24℃测试时,室温>24℃需启动制冷模块或外接冷却水(保持 ±0.5℃精度)。
扩散头维护:堵塞时用甲苯 + 正庚烷交替抽洗 5 次,严禁物理擦拭微孔。
关机步骤:关闭气源→取出量筒→立即用石油醚清洗油污。
断电顺序:先关加热 / 制冷开关→再关电源→排空浴槽积水(防锈蚀)。
定期校准:每月校验流量计精度,每季度检测温度传感器误差。
故障处理:泡沫高度异常时优先检查扩散头渗透率(3000 - 6000 mL/min 为正常范围)。
适用范围:适用于旋转式、量筒式等各类润滑油泡沫特性测试仪,覆盖石化行业常规及高温机型。
校准操作流程
步骤 1:温度系统校准:使用 0.02 级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如 Fluke 5626 型),插入恒温浴槽测温孔。进行多点验证。
步骤 2:气体流量校准:将 1.0 级皂膜流量计串联至测试仪气路,调节流量至 94 mL/min。实测流量与设定值偏差>5% 时,需调整仪器流量阀或更换传感器。
步骤 3:扩散头性能验证:连接 U 型水柱压力计(250mm 水柱),测定扩散头单位时间气体通过量。进行孔径检查,若渗透率超限,需用甲苯超声清洗扩散头微孔,或更换新部件。
校准周期
常规检测场景:12 个月。
高频次检测场景:6 个月(如炼厂在线监测设备)。
特殊情况:更换关键部件(如扩散头、温度传感器)后需重新校准。
校准记录与报告:校准记录需详细记录温度 / 流量实测偏差及修正系数等修正值,给出符合 JJF (石化) 054 - 2021 规范或注明不合格项的结论判定。注:校准需由具备 CNAS 资质的机构执行,报告需加盖计量校准专用章。扩散头渗透率不合格是常见故障根源(占校准失败案例的 60% 以上)。
TEL:021-5187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