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1143 液相锈蚀测定仪操作指南
想要准确使用 GB/T11143 液相锈蚀测定仪,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就需要严格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具体操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好干净的玻璃试管、标准金属试棒、试样(润滑油等待测液相介质)、蒸馏水等实验材料。对金属试棒进行预处理,先用砂纸仔细打磨其表面,去除氧化层和杂质,使其表面光洁;再用合适的溶剂(如石油醚)清洗,去除打磨残留的碎屑和油污,最后用干净的绸布擦干备用。同时,将玻璃试管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多次,确保无洗涤剂残留,放入烘箱烘干。此外,还需检查仪器的恒温水浴温度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空气通入装置是否连接紧密、无漏气现象。
二、试验设置
向烘干后的玻璃试管中倒入规定量的试样,一般为 38ml。将处理好的金属试棒悬挂在试管内,确保试棒浸没在试样中。接着,用移液管准确加入 3ml 蒸馏水到试管内。将装有试样和试棒的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设置水浴温度为 60℃,开启温度控制装置,使水浴温度稳定在设定值 ±1℃范围内。连接好空气通入装置,调节空气流量,使其稳定在 100±10ml/min,打开空气通入开关,开始计时,试验持续时间为 24 小时。
三、试验过程监控
在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定时观察恒温水浴的温度显示,确保温度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同时,留意空气流量是否稳定,若出现温度波动或流量异常,要及时排查原因并进行调整。例如,温度过高可能是温控系统故障,需检查加热元件和温控器;空气流量不稳定可能是气路堵塞或调节阀故障,要清理气路或检修调节阀。
四、结果判断
试验结束后,小心取出金属试棒,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仔细观察试棒表面状态。如果试棒表面无锈斑、腐蚀痕迹,判定试样的防锈性能为 “无锈";若试棒表面出现少量分散的锈点,根据锈点大小和数量,按照标准分为 “轻锈"“中锈"“重锈",以此评估试样的防锈能力,为后续选择合适的液相介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