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系统异常
故障表现:无法达到设定温度、温度波动过大或者加热过程中温度骤升骤降。
可能原因:加热丝损坏,无法正常加热;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不能准确感知温度;温控电路中的电子元件老化或接触不良,影响温度控制信号的传递。
解决办法:先检查加热丝是否完好,可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值,若电阻值无穷大,则说明加热丝损坏,需更换新的加热丝。若加热丝正常,再检查温度传感器,将其拆下用标准温度计对比测试,若测量值偏差较大,应更换温度传感器。对于温控电路,可检查各接线端子是否松动,焊点是否虚焊,必要时请专业维修人员对电路进行检修或更换老化的电子元件。
振荡部件不工作或振荡效果差
故障表现:振荡部件启动后无反应,或者振荡强度明显减弱,无法使油样和蒸馏水充分混合。
可能原因:振荡电机损坏,无法正常运转;电机与振荡部件的连接传动带松动或断裂;振荡部件的轴承磨损严重,影响振荡动作。
解决办法:若电机不工作,检查电机电源是否接通,电机绕组是否烧毁,若电机损坏则需更换。对于传动带问题,若松动可调整传动带张紧度,若断裂则需更换同型号的传动带。若轴承磨损,应拆卸振荡部件,更换新的轴承,并在安装时添加适量润滑油,保证振荡部件运转顺畅。
比色结果不准确
故障表现:多次测定同一油样,结果偏差较大;或者测定标准样品时,结果与标准值不符。
可能原因:比色系统中的光源亮度不足或不稳定,影响光线透过率的检测;比色皿不干净,有污渍或划痕,干扰光线传播;标准色卡数据库数据丢失或错误,导致对比分析出现偏差。
解决办法:检查光源,若亮度不足,可能是灯泡老化,需更换新的光源灯泡;若光源不稳定,检查供电电路是否正常,必要时加装稳压器。对于比色皿,应使用专用清洁剂和软布仔细清洗,去除污渍,若有划痕影响使用,应更换新的比色皿。若标准色卡数据库出现问题,可联系仪器厂家,重新导入标准数据或对数据库进行修复。
显示屏无显示或显示乱码
故障表现:打开仪器电源后,显示屏没有任何显示;或者显示的字符混乱,无法正常读取信息。
可能原因:显示屏供电线路故障,没有电压输入;显示屏本身损坏;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输出显示信号。
解决办法:先检查显示屏供电线路,查看保险丝是否熔断,接线是否松动,修复供电线路故障。若供电正常但显示屏仍无显示或显示乱码,可能是显示屏损坏,需更换显示屏。若怀疑微处理器故障,应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测和维修,必要时更换微处理器。
温控系统校准
准备一个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标准温度计,其测量范围应覆盖仪器的温控范围。
将标准温度计放入仪器的恒温浴中,确保温度计的感温部分浸没在传热介质中,且不与容器壁接触。
设定仪器温控系统的多个温度点,如 20℃、50℃、80℃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仪器显示的温度值和标准温度计的读数。
计算每个温度点的偏差值,若偏差超出仪器规定的允许范围(一般为 ±0.1℃),需进入仪器的温控校准程序,按照校准说明书的要求,调整仪器的温度设定参数,使仪器显示温度与标准温度计读数一致。校准完成后,再次测试各温度点,确认温控系统校准合格。
比色系统校准
准备一系列已知 pH 值的标准缓冲溶液,其 pH 值范围应涵盖常用的测定范围,如 pH=4.00、pH=6.86、pH=9.18 等。
按照比色测定的操作步骤,分别对这些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测定,加入相应的指示剂后,放入比色系统中检测。
记录仪器测定各标准缓冲溶液得到的 pH 值,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若测定值与标准值的偏差超过规定范围(一般为 ±0.02pH),需进入比色系统校准模式。
以标准缓冲溶液的标准值为基准,调整仪器比色系统的光学参数,如光线透过率补偿值等,使仪器对标准缓冲溶液的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校准完成后,重新测定标准缓冲溶液,验证校准效果。
计时与液体注入装置校准
对于涉及计时功能的部件(如振荡时间控制、静置时间控制等),可用标准秒表进行校准。设定仪器的计时时间,同时启动标准秒表,计时结束后对比两者的时间差值,若差值超出允许范围,调整仪器的计时参数。
液体注入装置的校准可采用称重法,用仪器的液体注入装置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蒸馏水,用精密天平称量其质量,根据水的密度计算出实际体积,与设定体积进行比较。若偏差较大,调整注入装置的活塞行程或流量控制参数,确保量取体积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