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GB/T1792 馏分燃料硫醇硫测定仪:工作原理剖析

GB/T1792 馏分燃料硫醇硫测定仪:工作原理剖析

更新时间:2025-08-14      点击次数:58

在石油化工领域,馏分燃料的质量把控至关重要,而硫醇硫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GB/T1792 馏分燃料硫醇硫测定仪便是专门用于精准测定硫醇硫含量的重要仪器,它依据特定的原理设计制造,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电位滴定法原理详解
GB/T1792 标准中,测定方法是电位滴定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原理基于化学反应与电化学原理的巧妙结合。
当我们准备测定馏分燃料中的硫醇硫含量时,首先要确保试样中无硫化氢,因为硫化氢的存在会干扰硫醇硫的测定结果。将符合要求的试样溶解在乙酸钠的异丙醇滴定溶剂中,这一溶剂体系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后续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并且保证反应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发生。
接下来,关键的化学反应登场了。在滴定过程中,我们使用硝酸银醇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硫醇(以 RSH 表示)在碱性介质中会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硫醇银(RSAg)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RSH + AgNO₃→RSAg↓ + HNO₃ 。随着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不断滴入,溶液中的硫醇硫逐渐与银离子结合形成沉淀。
而如何确定滴定的终点呢?这就用到了电化学原理。我们采用玻璃参比电极和银 / 硫化银指示电极组成一个测量电池,电极之间的电位变化能够实时反映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改变。在滴定开始前,溶液中主要是试样和溶剂,电极之间存在一个初始电位。随着硝酸银的滴入,硫醇硫不断与银离子反应,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发生变化,电极电位也随之改变。当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硫醇硫几乎全部与银离子反应完毕,此时电极电位会发生急剧的突变。
仪器通过精密的电位计实时监测电极之间的电位变化,一旦检测到电位发生突变,就可以判定滴定终点已到。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硝酸银醇标准溶液的体积,结合其浓度,再依据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就能够准确计算出试样中硫醇硫的含量。
例如,假设我们准确称取了一定质量的馏分燃料试样,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在滴定过程中消耗了 V 毫升浓度为 C 摩尔 / 升的硝酸银醇标准溶液。根据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硫醇硫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那么,试样中硫醇硫的物质的量 n = C×V×10⁻³ 摩尔。再通过简单的换算,将物质的量转化为质量,就可以得到硫醇硫在试样中的质量分数,从而完成对馏分燃料中硫醇硫含量的测定。
这种电位滴定法具有诸多优势。它避免了传统指示剂滴定法中因指示剂变色判断终点可能带来的误差,因为电位的突变更加敏锐和准确。而且,该方法适用于多种馏分燃料,包括汽油、煤油、喷气燃料和轻柴油等,测定含量范围在 0.0003 - 0.01%(m/m),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燃料产品的质量检测需求。通过严格遵循 GB/T1792 标准,使用该测定仪进行电位滴定法操作,为石油化工行业提供了可靠的硫醇硫含量测定手段,对于保障馏分燃料的质量、评估其对设备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021-51879017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上海羽通仪器仪表厂  备案号:沪ICP备1101699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