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 GB/T1792 馏分燃料硫醇硫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后,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细致的注意事项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该仪器的操作步骤,并强调各环节需要关注的要点,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使用仪器完成硫醇硫含量测定工作。
一、操作流程详解
1. 样品准备
首先要对馏分燃料样品进行预处理,核心是确保试样中无硫化氢。可采用以下方法检验:取少量试样,加入乙酸铅溶液,若未出现黑色沉淀,说明试样中无硫化氢,可直接用于测定;若出现黑色沉淀,则需按照标准方法脱除硫化氢后再进行检测。
随后,根据样品的硫醇硫含量范围,准确称取适量试样。一般来说,对于硫醇硫含量较低的样品,可适当增加取样量,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将称取好的试样小心转移至滴定池中,避免样品洒出造成误差。
2. 仪器与试剂准备
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连接完好,包括玻璃参比电极、银 / 硫化银指示电极、滴定管等。打开仪器电源,进行预热,预热时间通常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执行,一般为 30 分钟左右,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同时,准备好乙酸钠的异丙醇滴定溶剂和硝酸银醇标准溶液。硝酸银醇标准溶液需要按照规定的浓度进行配制和标定,标定过程要严格遵循标准方法,确保其浓度准确无误。在使用前,需将标准溶液充分摇匀。
3. 滴定操作
将装有试样的滴定池放置在仪器的搅拌装置上,加入适量的乙酸钠异丙醇滴定溶剂,开启搅拌器,使试样充分溶解在溶剂中。将玻璃参比电极和银 / 硫化银指示电极插入滴定池的溶液中,确保电极浸入溶液的深度合适,且电极表面无气泡附着。
设置仪器的滴定参数,如滴定速度、终点判断方式等。启动滴定程序,仪器将自动向滴定池中滴加硝酸银醇标准溶液。在滴定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仪器显示的电位变化情况,随着滴定的进行,电位会逐渐发生变化,当接近终点时,电位变化速度会加快。
当仪器检测到电位发生急剧突变时,会自动停止滴定,并记录下消耗的硝酸银醇标准溶液的体积。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每个样品通常需要进行平行测定,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符合标准要求。
4. 结果计算与记录
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硝酸银醇标准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试样的质量,按照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计算试样中硫醇硫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硫醇硫含量(%)=(C×V×32.06)/(m×1000)×100
其中,C 为硝酸银醇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 为消耗的硝酸银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L);32.06 为硫的摩尔质量(g/mol);m 为试样的质量(g)。
将计算得到的结果准确记录下来,同时记录仪器的工作状态、滴定参数、平行测定结果等信息,形成完整的检测报告。
二、注意事项
1. 样品处理
样品的代表性至关重要,取样过程应按照标准方法进行,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挥发。对于含有硫化氢的样品,必须脱除硫化氢后再进行测定,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脱除硫化氢的方法要正确操作,确保脱除全。
2. 电极维护
电极是仪器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使用前,要检查电极是否完好,玻璃参比电极的内充液是否充足,有无气泡;银 / 硫化银指示电极的表面是否洁净,如有污垢或氧化层,应进行清洁处理。使用后,要及时将电极清洗干净,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保存,避免电极损坏或性能下降。
3. 试剂管理
硝酸银醇标准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光敏性,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避光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每次使用前要进行标定,确保浓度准确。乙酸钠的异丙醇滴定溶剂应密封保存,防止溶剂挥发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影响其性能。
4. 仪器操作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后才能进行操作。在仪器预热过程中,不要进行任何操作,以免影响仪器的稳定性。滴定过程中,要避免滴定池受到震动或碰撞,防止溶液溅出或电极位置改变。
5. 安全防护
硝酸银属于有毒物质,操作过程中要佩戴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或误食。若不慎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废弃的溶液和样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关注各环节的注意事项,不仅能够保证 GB/T1792 馏分燃料硫醇硫测定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为馏分燃料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和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检测水平。